韶山行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2019-01-16    来源:科研处     作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这是中国共产党97年不断发展壮大的最深层原因,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最不竭动力。

 61115日,我院组织党员干部去韶山干部学院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学习培训。通过寻访领袖故里,感知伟人早年生活和成长的足迹,进行了一次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基因洗礼。通过这次学习,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了自信和自觉。

 我们可以看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投身革命时的家境。毛泽东家建筑面积223平方米,坐南偏东,土木结构,泥砖墙,青瓦顶,一明二次二梢间,左右辅以厢房,进深二间,后有天井、杂屋,共13间半,毛家拥有田地22亩,";当时每年可以收八十四担谷。";

 刘少奇家位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是一栋坐东望西、土木结构的内套四合院式房子,整栋建筑中间有3个天井,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有茅瓦房30多间,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属于刘少奇家的房子有21间半,余为刘少奇伯父家的房子。刘少奇1921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再来看中共一大会址,即使现在看起来也是一幢";豪宅";,那是上海代表李汉俊和他的胞兄当时的寓所。一大时全国各地的党员有58人。这58 人的出身、学历、成分和职业十分值得注意:留日的18 人,北大毕业生17 人,其他大学的8人,中师、中学毕业的13 人,只有2 人文化程度不高。从职业来看,担任教师包括教授的17 人,在校学生24 人,报业人员、律师、职员、弃官不做的自由职业者等13 人,党务和工会工作者2 人,典型意义上的工人2 人。

 这些人中不少都出身于富有和殷实之家,至少在当时应该是衣食无忧的,在";经济";上并不那么困难,有的还很不一般。而他们毅然离家投身革命,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身上,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这份初心和使命的来源。

 第一、对民众疾苦的真切感受。经世济民历来被奉为入仕为官的正道。郑板桥曾有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毛泽东自小生活在湘南韶山冲的农家里,和劳苦民众有着不解的渊源,对百姓的疾苦与荣辱感同身受。他从6岁起就开始做一些砍柴、拔草、拾粪、放牛等农活。8岁开始读私塾后,他还要早晚放牛拾粪,农忙收割庄稼。到了十四五岁,他几乎天天和家里的长工一起犁地、耙地、栽秧、割禾等,并与长工们比赛,抢重活干。更为重要的是他从劳动人民的艰苦中悟出一个道理,劳苦大众终年辛劳,却不得温饱,境遇悲惨。相反,那些不劳动者却过得很好。强烈的心灵震撼,使他产生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强烈冲动,才义无反顾地走上为民请命的革命道路。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不论遭受多大的困难和挫折,毛泽东都始终把消灭剥削、消灭压迫、解放普天下的劳苦大众作为奋斗目标,这也是他革命不止、战斗不息的动力所在和力量之源。

第二、对国家命运的强烈担当。家国情怀是一种自家而国、一脉相承、浑然一体的情感触摸与人生追求。中国历代仁人志士都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从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韩愈的";大丈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到文天祥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从黄宗羲的";出仕为天下";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深刻反映出他们眷恋故土、忧国忧民的情怀。毛泽东始终将学习和读书经历融汇到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斗争中。16岁那年他离家去湘乡求学前,将一张纸条夹在父亲账簿里,上面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1925年秋天,他屹立橘子洲头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慨,救中华民族于苦难之中的家国情怀溢于言表。这种情怀引领了毛泽东一生的求索之路,始终支持着他从上海建党到安源罢工,从农运讲习所到挥师井冈山,从反";围剿";到长征,从抗战胜利到解放全中国…;…;一股对祖国对人民最深沉的大爱情怀,支持着他带领着四万万中国人民突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层层的封锁,不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家国情怀世代流淌,绵延不绝,凝聚成岿然不动的民族精神。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忧患意识的百年传承,是家国情怀的诗意表达。

 第三、对理想信念的忠贞不渝。1920年,毛泽东在北京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书刊,他潜心钻研,不断积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完成世界观的转变,在不断思考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中成为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走上了";改造中国和世界";之路。后来,他在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回忆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毛泽东一旦确立了这种信念,始终坚信";什么都可以牺牲,惟宗旨绝对不能牺牲";,不停地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忧国忧民,远离家乡,放弃最初当教员的梦想,不选择安逸的图书管理员工作,而是不避枪林弹雨,舍家为国,带领中国的劳苦大众进行革命。在革命过程中,无论是从参加建党到秋收起义、到井冈山、到长征、到陕北直至";北京赶考";夺取全国胜利,在革命事业上,他曾几度沉浮,甚至误传";被开除党籍";,一度成为";党外人士";,经历了许多的曲折和危险,但面对挫折和困难,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信念,从未动摇。 

 

韶山行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2019-01-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这是中国共产党97年不断发展壮大的最深层原因,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最不竭动力。

 61115日,我院组织党员干部去韶山干部学院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学习培训。通过寻访领袖故里,感知伟人早年生活和成长的足迹,进行了一次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基因洗礼。通过这次学习,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了自信和自觉。

 我们可以看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投身革命时的家境。毛泽东家建筑面积223平方米,坐南偏东,土木结构,泥砖墙,青瓦顶,一明二次二梢间,左右辅以厢房,进深二间,后有天井、杂屋,共13间半,毛家拥有田地22亩,";当时每年可以收八十四担谷。";

 刘少奇家位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是一栋坐东望西、土木结构的内套四合院式房子,整栋建筑中间有3个天井,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有茅瓦房30多间,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属于刘少奇家的房子有21间半,余为刘少奇伯父家的房子。刘少奇1921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再来看中共一大会址,即使现在看起来也是一幢";豪宅";,那是上海代表李汉俊和他的胞兄当时的寓所。一大时全国各地的党员有58人。这58 人的出身、学历、成分和职业十分值得注意:留日的18 人,北大毕业生17 人,其他大学的8人,中师、中学毕业的13 人,只有2 人文化程度不高。从职业来看,担任教师包括教授的17 人,在校学生24 人,报业人员、律师、职员、弃官不做的自由职业者等13 人,党务和工会工作者2 人,典型意义上的工人2 人。

 这些人中不少都出身于富有和殷实之家,至少在当时应该是衣食无忧的,在";经济";上并不那么困难,有的还很不一般。而他们毅然离家投身革命,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身上,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这份初心和使命的来源。

 第一、对民众疾苦的真切感受。经世济民历来被奉为入仕为官的正道。郑板桥曾有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毛泽东自小生活在湘南韶山冲的农家里,和劳苦民众有着不解的渊源,对百姓的疾苦与荣辱感同身受。他从6岁起就开始做一些砍柴、拔草、拾粪、放牛等农活。8岁开始读私塾后,他还要早晚放牛拾粪,农忙收割庄稼。到了十四五岁,他几乎天天和家里的长工一起犁地、耙地、栽秧、割禾等,并与长工们比赛,抢重活干。更为重要的是他从劳动人民的艰苦中悟出一个道理,劳苦大众终年辛劳,却不得温饱,境遇悲惨。相反,那些不劳动者却过得很好。强烈的心灵震撼,使他产生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强烈冲动,才义无反顾地走上为民请命的革命道路。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不论遭受多大的困难和挫折,毛泽东都始终把消灭剥削、消灭压迫、解放普天下的劳苦大众作为奋斗目标,这也是他革命不止、战斗不息的动力所在和力量之源。

第二、对国家命运的强烈担当。家国情怀是一种自家而国、一脉相承、浑然一体的情感触摸与人生追求。中国历代仁人志士都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从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韩愈的";大丈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到文天祥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从黄宗羲的";出仕为天下";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深刻反映出他们眷恋故土、忧国忧民的情怀。毛泽东始终将学习和读书经历融汇到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斗争中。16岁那年他离家去湘乡求学前,将一张纸条夹在父亲账簿里,上面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1925年秋天,他屹立橘子洲头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慨,救中华民族于苦难之中的家国情怀溢于言表。这种情怀引领了毛泽东一生的求索之路,始终支持着他从上海建党到安源罢工,从农运讲习所到挥师井冈山,从反";围剿";到长征,从抗战胜利到解放全中国…;…;一股对祖国对人民最深沉的大爱情怀,支持着他带领着四万万中国人民突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层层的封锁,不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家国情怀世代流淌,绵延不绝,凝聚成岿然不动的民族精神。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忧患意识的百年传承,是家国情怀的诗意表达。

 第三、对理想信念的忠贞不渝。1920年,毛泽东在北京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书刊,他潜心钻研,不断积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完成世界观的转变,在不断思考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中成为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走上了";改造中国和世界";之路。后来,他在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回忆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毛泽东一旦确立了这种信念,始终坚信";什么都可以牺牲,惟宗旨绝对不能牺牲";,不停地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忧国忧民,远离家乡,放弃最初当教员的梦想,不选择安逸的图书管理员工作,而是不避枪林弹雨,舍家为国,带领中国的劳苦大众进行革命。在革命过程中,无论是从参加建党到秋收起义、到井冈山、到长征、到陕北直至";北京赶考";夺取全国胜利,在革命事业上,他曾几度沉浮,甚至误传";被开除党籍";,一度成为";党外人士";,经历了许多的曲折和危险,但面对挫折和困难,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信念,从未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