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城镇化才能"记得住乡愁"

2015-05-11    来源:     作者:

     看着飘落的飞絮,总是想起故乡的春天,那纷飞的柳絮,满地的油菜花。小时候我的故乡很美。一条清清的河上架着几座低低的小木桥,几块突兀的石头伴着几声婉转的虫鸣。天很蓝,仰面吹着风,风中总有一丝让人不易察觉的甜味;阳光也最温暖,照得你全身暖融融的。故乡的水很清,是一种特有的清,蜿蜒曲折的小河仿佛把乡村环抱起来。儿时的我们就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这里,追逐嘻闹着。

 

    长大后,村子里的年轻人为了理想,为了前程,背着沉沉的行囊,匆匆踏着乡间那泥泞的小路越走越远。他们都涌向了喧嚣的城市,希望在灯红酒绿的大都市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亲人的目光是鼓励,故乡的山水是寄托,无论走到那,都信心倍增,疲惫时,想想故乡就有了力量,故乡是怀惴在心中的梦,更有着父母的希望。

 

  在一座城市打拼,一方面享受着城市的发展带来的优越,另一方面也感觉到城市在快速的推进,变化惊人。在我的周围渐渐都在拆了建,建了拆。那我的故乡呢?不知何时起,儿时的小河已长满了浮萍,不再清澈,每次回家都能听到人们在谈论着,要重新规划,我好担忧,不知年迈的父母能否上楼,能否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倘若走在高高的田埂上,没有拾稻穗的孩子们,没有了大树旁的阵阵笑声,榕树下也没有了拉二胡的声声悠扬。当所有的街坊,所有的房子,所有的田地甚至所有的小学同学全部都不见了,你回到那里真的能叫故乡吗?你之所以喜欢故乡是因为你在那里成长,你在那里留下了纪念,但是你只要离开故乡,不要太久,回去就什么都不见了,你还能怀念什么?故乡最后只留在你的记忆里,你再也回不去了。

 

  据媒体报道,2000年时我国尚有370万座村庄,但到了2010年这一数字就降至260万,10年消失110万,平均每天有300座村庄消失。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近20年来,全国有超过3万处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被毁坏、消失,一大批古建筑被强势的房地产项目所吞噬,千余大中城市丧失文化个性。令人忧心的是,"千城一面"的思维和做法正在向农村蔓延,正衍生出"万村一面"的文化悲剧。或许有人觉得想要保留那个徜徉在大自然怀抱中的故乡"太矫情",几年前,一位美国摄影师把1972年偶经唐山拍摄的照片送来展出,唐山人睹物伤情,老人哭到泣不成声,因为从小长大的家园的原址,早已不复存在。大地震的可怕就在于它将生活连根拔起,摧毁了物象和视觉记忆的全部基础。而著名美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奥罗姆在《城市的世界》一书中提到,帕特丽夏和儿时的邻居惊闻老房子即将拆除,立即动身,千里迢迢去看一眼曾经生活的地方。"对于局外人,那房子不过是有形的物体,但对于帕特丽夏,却是人生的一部分。"古村落承载着中国农耕文化的广泛性、多样性、系统性以及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根植所在,它如同神奇的时空隧道,让我们得以回望久远的时代。古村落遭破坏乃至消失,使农耕文化残缺不全甚至遭遇死亡的悲剧,悠悠乡愁无所寄托。

 

  2013年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带来了全新的理念,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诗情画意的话语背后,是对过去很多年,中国城镇化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反思以及对未来路径的确立。2015新年伊始,习总书记赶赴云南考察调研。尤其对"城镇化"作出了深刻诠释,总书记在与各民族群众和基层领导面对面共商发展建设大计时指出:"什么是城镇化?城镇化就是要让农村和农民享受和城市一样的(公共)服务。必须留住青山绿水,必须记住乡愁。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你离开后还很想念。"

 

  如何建设有乡愁的城镇化呢?一是未来的城镇首先应该是"人的城镇化"。要以人为中心,要让城镇成为有人性的城镇,要做到生态文明,保证居民享受阳光、空气和水的权利与机会;二是未来要建一批特色小镇。不要盲目贪多求大,中国更需要有特色的小镇,让中国的大企业也能像欧美国家那样建在小镇上;三是就近城镇化是幸福感最强的城镇化。如果让人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并且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同等的服务,实现就地市民化、就近城镇化,那也是一种城镇化,而且是最具幸福感的城镇化;四是"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才有生命力。文化传承在城镇化发展中一定不能缺位。城镇化一定要强调"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尽量让农村那些古树、庙宇、古典建筑等风貌存活下来,而不是沉淀为一种记忆。"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而不是大拆大建,让历史和文化湮没在城镇化狂飙猛进的烟尘中。让这些自然风貌与别致风景留在中国的版图上,我国的百姓生活才能更恬静,心灵才能找到安放的家园,城镇化才能真正有生命。

 

  再次回到故乡,家乡的小河又清澈起来,故乡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一首诗歌说: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怎样的城镇化才能"记得住乡愁"
2015-05-11

     看着飘落的飞絮,总是想起故乡的春天,那纷飞的柳絮,满地的油菜花。小时候我的故乡很美。一条清清的河上架着几座低低的小木桥,几块突兀的石头伴着几声婉转的虫鸣。天很蓝,仰面吹着风,风中总有一丝让人不易察觉的甜味;阳光也最温暖,照得你全身暖融融的。故乡的水很清,是一种特有的清,蜿蜒曲折的小河仿佛把乡村环抱起来。儿时的我们就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这里,追逐嘻闹着。

 

    长大后,村子里的年轻人为了理想,为了前程,背着沉沉的行囊,匆匆踏着乡间那泥泞的小路越走越远。他们都涌向了喧嚣的城市,希望在灯红酒绿的大都市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亲人的目光是鼓励,故乡的山水是寄托,无论走到那,都信心倍增,疲惫时,想想故乡就有了力量,故乡是怀惴在心中的梦,更有着父母的希望。

 

  在一座城市打拼,一方面享受着城市的发展带来的优越,另一方面也感觉到城市在快速的推进,变化惊人。在我的周围渐渐都在拆了建,建了拆。那我的故乡呢?不知何时起,儿时的小河已长满了浮萍,不再清澈,每次回家都能听到人们在谈论着,要重新规划,我好担忧,不知年迈的父母能否上楼,能否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倘若走在高高的田埂上,没有拾稻穗的孩子们,没有了大树旁的阵阵笑声,榕树下也没有了拉二胡的声声悠扬。当所有的街坊,所有的房子,所有的田地甚至所有的小学同学全部都不见了,你回到那里真的能叫故乡吗?你之所以喜欢故乡是因为你在那里成长,你在那里留下了纪念,但是你只要离开故乡,不要太久,回去就什么都不见了,你还能怀念什么?故乡最后只留在你的记忆里,你再也回不去了。

 

  据媒体报道,2000年时我国尚有370万座村庄,但到了2010年这一数字就降至260万,10年消失110万,平均每天有300座村庄消失。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近20年来,全国有超过3万处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被毁坏、消失,一大批古建筑被强势的房地产项目所吞噬,千余大中城市丧失文化个性。令人忧心的是,"千城一面"的思维和做法正在向农村蔓延,正衍生出"万村一面"的文化悲剧。或许有人觉得想要保留那个徜徉在大自然怀抱中的故乡"太矫情",几年前,一位美国摄影师把1972年偶经唐山拍摄的照片送来展出,唐山人睹物伤情,老人哭到泣不成声,因为从小长大的家园的原址,早已不复存在。大地震的可怕就在于它将生活连根拔起,摧毁了物象和视觉记忆的全部基础。而著名美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奥罗姆在《城市的世界》一书中提到,帕特丽夏和儿时的邻居惊闻老房子即将拆除,立即动身,千里迢迢去看一眼曾经生活的地方。"对于局外人,那房子不过是有形的物体,但对于帕特丽夏,却是人生的一部分。"古村落承载着中国农耕文化的广泛性、多样性、系统性以及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根植所在,它如同神奇的时空隧道,让我们得以回望久远的时代。古村落遭破坏乃至消失,使农耕文化残缺不全甚至遭遇死亡的悲剧,悠悠乡愁无所寄托。

 

  2013年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带来了全新的理念,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诗情画意的话语背后,是对过去很多年,中国城镇化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反思以及对未来路径的确立。2015新年伊始,习总书记赶赴云南考察调研。尤其对"城镇化"作出了深刻诠释,总书记在与各民族群众和基层领导面对面共商发展建设大计时指出:"什么是城镇化?城镇化就是要让农村和农民享受和城市一样的(公共)服务。必须留住青山绿水,必须记住乡愁。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你离开后还很想念。"

 

  如何建设有乡愁的城镇化呢?一是未来的城镇首先应该是"人的城镇化"。要以人为中心,要让城镇成为有人性的城镇,要做到生态文明,保证居民享受阳光、空气和水的权利与机会;二是未来要建一批特色小镇。不要盲目贪多求大,中国更需要有特色的小镇,让中国的大企业也能像欧美国家那样建在小镇上;三是就近城镇化是幸福感最强的城镇化。如果让人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并且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同等的服务,实现就地市民化、就近城镇化,那也是一种城镇化,而且是最具幸福感的城镇化;四是"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才有生命力。文化传承在城镇化发展中一定不能缺位。城镇化一定要强调"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尽量让农村那些古树、庙宇、古典建筑等风貌存活下来,而不是沉淀为一种记忆。"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而不是大拆大建,让历史和文化湮没在城镇化狂飙猛进的烟尘中。让这些自然风貌与别致风景留在中国的版图上,我国的百姓生活才能更恬静,心灵才能找到安放的家园,城镇化才能真正有生命。

 

  再次回到故乡,家乡的小河又清澈起来,故乡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一首诗歌说: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