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织锦·文化润心”——台湾师生江苏行,心中织就江南新图景

2025-08-11    来源:文化交流处     作者:王如意


由江苏中华文化学院和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南京中华文化学院承办的2025年“一脉相承”台湾师生看江苏第一期:“时光织锦·文化润心”台湾高校师生看江苏研修,于8月1日圆满落幕。六天行程中,来自台湾的师生们走访南京、扬州两地,在行走与体验中织就属于自己的江南新印象。

触摸立体南京,感知江南文脉

1754877215104.jpg

1754877238200.jpg

这次研修让不少台湾学子将书本里、影像中对南京的印象化作真切的感受。“来之前,南京对我来说,更像是存在于想象中的名字。” 一位杜同学分享道,“可当我们真的踏上南京城墙,看到一边是古迹,一边是繁华的现代高楼,那种古今交融的感觉很特别。这趟走下来,对南京的理解变得更立体、更完整了。”从静海寺的百年史迹,到电影《南京照相馆》的凡人风骨;从拉贝故居闪耀的人性光芒,到科举博物馆的文风墨香——师生们用脚步与心灵一同丈量历史,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深度对话。


聚焦中医康养,探寻生命关怀

1754877259411.jpg

此次研修聚焦“康养”议题,带领师生们通过实地参访,探寻中医药智慧与现代养老理念的融合之道。大家通过在中医药大学交流访问,看到了传统智慧的现代化应用;通过参访仙林泰康养老社区,感受到人性化服务理念如何为长者提供有尊严、有温度的晚年生活。一位同学感触颇深:“在中医药大学我看到了很多新颖的应用,又在养老社区见证了‘安宁照护’理念如何真正地服务于人、提升生命质量,这让我对‘健康’这个词有了新的思考。”


跨越海峡相遇,收获真挚友谊

1754877276827.jpg

1754877294404.jpg

无论是同学间的朝夕相处,还是在探访仙林泰康养老社区、小行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时感受到的社会温情,人与人的真诚交流让此行的人文底色愈发鲜明。“此行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南京的‘小伙伴’。”林同学笑着说,“我们发现虽然隔着海峡,但喜欢的音乐、追的剧都差不多,聊起来完全没有隔阂。离开前我们交换了联络方式,约定要保持联系。”一位同学在最后的座谈会上感叹道:“我们来之前,想的是看风景古迹,快离开时,心里装着的却是这里的人情味和新朋友的笑脸。”这段话,为本次“时光织锦·文化润心”之旅,写下了最温暖真诚的注脚。


“时光织锦·文化润心”——台湾师生江苏行,心中织就江南新图景
2025-08-11


由江苏中华文化学院和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南京中华文化学院承办的2025年“一脉相承”台湾师生看江苏第一期:“时光织锦·文化润心”台湾高校师生看江苏研修,于8月1日圆满落幕。六天行程中,来自台湾的师生们走访南京、扬州两地,在行走与体验中织就属于自己的江南新印象。

触摸立体南京,感知江南文脉

1754877215104.jpg

1754877238200.jpg

这次研修让不少台湾学子将书本里、影像中对南京的印象化作真切的感受。“来之前,南京对我来说,更像是存在于想象中的名字。” 一位杜同学分享道,“可当我们真的踏上南京城墙,看到一边是古迹,一边是繁华的现代高楼,那种古今交融的感觉很特别。这趟走下来,对南京的理解变得更立体、更完整了。”从静海寺的百年史迹,到电影《南京照相馆》的凡人风骨;从拉贝故居闪耀的人性光芒,到科举博物馆的文风墨香——师生们用脚步与心灵一同丈量历史,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深度对话。


聚焦中医康养,探寻生命关怀

1754877259411.jpg

此次研修聚焦“康养”议题,带领师生们通过实地参访,探寻中医药智慧与现代养老理念的融合之道。大家通过在中医药大学交流访问,看到了传统智慧的现代化应用;通过参访仙林泰康养老社区,感受到人性化服务理念如何为长者提供有尊严、有温度的晚年生活。一位同学感触颇深:“在中医药大学我看到了很多新颖的应用,又在养老社区见证了‘安宁照护’理念如何真正地服务于人、提升生命质量,这让我对‘健康’这个词有了新的思考。”


跨越海峡相遇,收获真挚友谊

1754877276827.jpg

1754877294404.jpg

无论是同学间的朝夕相处,还是在探访仙林泰康养老社区、小行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时感受到的社会温情,人与人的真诚交流让此行的人文底色愈发鲜明。“此行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南京的‘小伙伴’。”林同学笑着说,“我们发现虽然隔着海峡,但喜欢的音乐、追的剧都差不多,聊起来完全没有隔阂。离开前我们交换了联络方式,约定要保持联系。”一位同学在最后的座谈会上感叹道:“我们来之前,想的是看风景古迹,快离开时,心里装着的却是这里的人情味和新朋友的笑脸。”这段话,为本次“时光织锦·文化润心”之旅,写下了最温暖真诚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