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东为我国著名报人,清华工学硕士和北大法学博士的知识背景,构成其从事科技新闻工作的综合优势。上世纪九十年代,任《科技日报》社驻联合国暨纽约首席记者,又使其新闻思考和实践具有全球化的视角。他参加过许多国内外重大事件和活动的报道,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权威性。主要著作有《新闻眼看美国》,《圈点每日环球科技》以及《世界科技的历史》等。今年6月,更是以在";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科学传播沙龙";上的即席演讲,在网上网下引起强烈反响,成为知识型";网红";。
这一次,在我院";文化大讲堂";上,他又讲了哪些内容呢?
刘亚东在我院";文化大讲堂";开讲
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魏晓蕾主持本期";文化大讲堂";
刘亚东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举世瞩目的成绩,当然值得肯定,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差距和不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化,事实表明,我们很多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两个不变的深刻含义。老子的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认识到差距才有可能弥补差距。正如礼记中所言,闻过而知耻,知耻而后勇,从这个理论上讲,有一些挫折让国人能正视差距也是好事,惊醒梦中人。
在和美日等科技发达国家做了一些类比后,刘亚东认为,中国的科技发展现在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比较薄弱,重大理论突破和原创引领性的成果不多,特殊材料,关键零部件,高端芯片等卡脖子的核心技术亟待攻克等等。刘亚东说,并不是说我们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全部攻克这些卡脖子的核心技术,而是要认清差距,心中有数,毕竟这些核心技术关乎我们的国计民生,中国应该有的放矢,把有限的力量集中用于实现有限的目标。
中国的自主创新之路是一条既不排斥拿来主义,又强调以我为主的知易行难之路,它是开放的,鼓励合作共赢;它又自主的,只有这样,才能在自主创新中扩大开放,在扩大开放中实现更高层次上的自主创新。
刘亚东在讲座中提到,明年是";五四运动";爆发一百周年,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对科学的呼唤已经回荡了整整一个世纪,说起科学,人们很容易把它理解为科学知识,事实上它还包括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其中科学精神是统领,它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和理念。
今天很多问题,与科学精神的缺失不无关系。科学精神缺失的影响绝不仅仅限于科技界,它的影响是全社会性的。比如,与健康有关的谣言层出不穷,我们科技日报每个月月底的时候拿出一个整版来专门就当月的一些谣言进行辟谣,但是辟不过来,太多了。谣言满天跑,真相还没有穿上鞋呢。公众宁愿盲从某一些名嘴对于敏感问题的臆断,不愿意寻找和相信科学的答案。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是一种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它由科学性质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它又逐渐渗透到公众意识的深层。科学精神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包括批判质疑,求真务实,不懈探索,勇于创新,兼容并蓄,包容失败,等等。所以,刘亚东认为,弘扬科学精神,绝不仅仅是科学共同体的内部事务,它关乎我们国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方方面面,是不可或缺的。科学精神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刘亚东也谈到,我们崇尚科学但是不应该迷信科学,科学既不高大上,也不白富美,而是我们身边一个忠实的伙伴,能力很强但是也有弱点。首先,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盏明灯,但是它照亮的范围极其有限,在无穷的自然奥秘面前,科学的表现常常像个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的学童。其次科学不代表一贯正确,科学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前行,科学史上那些富丽堂皇的大厦,无不在一座座废墟上拔地而起,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牛顿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再到量子力学,每一种重大科学理论的诞生都不是水到渠成的自然演进,而是新理论对旧理论的颠覆和革命,常常伴随着激烈的冲突和对抗。科学仅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行为过程,是人类对真理和真相永无止尽的追求的过程,因此科学的发展,须臾离不开批判质疑。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弘扬科学精神在中国的必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弘扬科学精神,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是不可或缺的。
刘亚东说,找到问题,认清差距,这完全不是说要否定我们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我们反对妄自尊大,同样反对妄自菲薄,近些年来,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也是显著提升,这些年都是有目共睹的。
刘亚东列举了一系列数据来说明中国科技发展的成就,主要是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天宫、神舟、天舟、嫦娥、长征系列的重大成果,我们超级计算机连续十次蝉联世界之冠。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快速增长,从2012年的499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823亿元,增幅达到65%。二是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社会经济发展。高铁的总里程数已经到了2.
在讲座的最后,刘亚东说到,";韬光养晦";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和处世哲学,也是先人的智慧结晶,对于个体来说是一种低调做人的行为模式,对于集体来说是一种战略谋划,韬光养晦可以缜密思维,总揽全局,着力未来,适用于逆境也适用于胜利之时,是有所作为的重要前提。只要我们牢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不变,保持战略定力,以韬光养晦的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的科技发展必将走向光明的未来。
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内容丰富,数据翔实,亮点频出,互动热烈。除第20期党外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第22期民主党派骨干培训班及南京市第五期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培训班学员外,正在我院参加";文溯源·创未来—;—;苏台高校文创交流活动";的台湾科技大学等高校师生代表也临时改变行程,慕名听取讲座。讲座也吸引了省委统战部、省台办机关干部,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各统战团体成员前来参加,能容纳200多人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同时,";交汇点公开课";的网络直播也吸引了174.3万人在线收看。
新华日报社副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庄传伟;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唐旭明,党组成员、副院长魏晓蕾,副巡视员陈童以及我院教职员工一起听取了讲座。党组成员、副院长魏晓蕾表示,";文化大讲堂";是社院精品课程平台,这次讲座是一场科学精神的普及和洗礼,旨在围绕省委省政府科技强省战略部署,提高党外干部和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我院";文化大讲堂";注入了科学的元素,我们也将继续为科学精神的传播和普及提供平台和阵地。